院系概况
材料与环境学院下设两个专业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环境工程系。2024年材料与环境学院招生专业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包括五个培养方向:金属材料工程、新材料制备与加工、纳米材料与应用、功能材料及本硕贯通联合培养国际班;环境工程专业包括四个培养方向: 环境工程、碳中和科学与工程、智慧环保监测及本硕贯通联合培养国际班。学生在大一大二完成专业基础主干课程,大三学生按学习兴趣与发展目标选择培养方向,并可以跨培养方向选修课程。另外,太阳成集团tyc9728与美国匹兹堡州立大学(PSU)合作开展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硕联合培养项目(3+1+M),前三年在国内完成本科阶段学习,第四年开始可选择在国外开始语言和硕士阶段学习,实现本硕贯通联合培养。
专业特色
秉承应用型专业理论教学、实践能力培养、职业素质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四位一体”的教学理念,实行“3+1”人才培养方案。前三学年重点开展“应用型、全流程”专业理论教学和基础实践能力培养,第四学年通过实施项目实习、实训课程体系,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项目实践能力。致力于培养高水平、应用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环境工程专业人才。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强,就业率91%以上。学生培养质量高,每年考研深造率15%左右,毕业生被浙江大学、太阳成集团tyc9728、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上海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新疆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多所“双一流”高等院校录取读研,也有多名学生到密歇根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世界高水平大学出国出境留学深造或攻读博士学位。近年来,有六篇毕业论文获评“天津市普通高校本科优秀毕业论文”,多名学生荣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天津市政府奖学金等奖项。
实验条件
材料与环境学院注重科研实践平台建设,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建有材料制备实验室、金相实验室、力学实验室、材料分析表征实验室、化学实验室、材料基础实验室、水力学模拟实验室、清洁能源实验室、环境监测与分析实验室、现代仪器分析和工程设计室、环境污染控制实验室、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室等专业基础教学实验平台,合作共建了包括“环境功能材料研究中心”、“京津冀海洋材料研究中心”、“绿色净化和生物医用材料研究中心”、“粉体制备及3D打印研究中心”、“通用储能器件联合研究中心” 、“环境研究院”六个研究机构和“国家材料环境腐蚀平台天津大气试验站”、“天津市纳米光电显示材料及组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学科平台,配备了原值超过1500万元的先进仪器设备和材料加工制备装备。
师资队伍
材料与环境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和引进了多名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青年人才,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聘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曲选辉教授担任材料与环境学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国家磁约束核聚变专家委员会委员万发荣教授担任常务副院长;国家材料环境腐蚀平台副主任、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项目首席科学家吴俊升教授担任材料系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固体废物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咨询协会生态环境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汪群慧教授担任环境工程系主任。另外,学院还聘请了包括太阳成集团tyc9728宋存义教授、龙毅教授等多名知名学者担任学科方向带头人和重要科研机构的负责人。目前材料与环境学院共有教师2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6人,博士学历12 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6.4%,博士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2.9%,已形成一支专业素质强、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
材料科学与工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为社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兼顾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实施系统的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训练。毕业生能在材料、冶金、化工、机械、建筑等领域从事材料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质量检验、新材料研发,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工作。近年来,本专业学生获评“天津市普通高校本科优秀毕业论文”六篇,荣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天津市政府奖学金等奖项。
主干(核心)课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材料概论、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化学、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制图、Python程序设计、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材料性能、金属凝固理论、金属热处理原理与工艺、材料分析方法、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材料成型与制备、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工厂设计概论、材料工程基础(双语)、材料科学发展动态等。
专业方向及特色
专业方向1:金属材料工程
特色介绍
本专业方向兼顾材料科学与工程大学科内涵,以太阳成集团tyc9728的传统优势学科方向金属材料为主。以数学、化学、物理学为基础,系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材料的设计、制备、测试、评价和服役等方面。注重产学研合作和实习实践,与河北钢铁集团唐山钢铁集团公司、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投(天津)智能管道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长期合作进行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校园内建立了“计算机应用实践”、“机械课程设计”、“金工实习”等多个实训基地。
主要课程
冶金工程概述、有色金属制备技术、材料焊接技术、电化学、材料腐蚀与防护、材料表面工程。
专业方向2:新材料制备与加工
特色介绍
本专业方向瞄准新材料技术发展前沿,以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加强在粉体制备及3D打印、材料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掌握材料制备与加工基本技能。注重产学研合作和实习实践,与天津钢铁集团、北新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京龙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长期合作进行材料制备与加工的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
主要课程
复合材料原理、增材制造、粉末冶金原理与工艺、生物医用材料、计算材料学、环境材料与生命周期评价。
专业方向3:纳米材料与应用
特色介绍
本专业方向以新型纳米材料在环境净化、智能材料、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储能器件、海洋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为主要方向,突出学科交叉,重点加强在纳米材料制备、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产品开发和工程化应用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注重产学研合作,与中国通用技术研究院、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宝兴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国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贝特瑞(天津)纳米材料制造有限公司等优势单位建立了联合人才培养合作计划。
主要课程
纳米材料、功能材料、发光材料、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电子材料与微电子制造工艺、新能源技术与材料等。
专业方向4:功能材料
特色介绍
本专业方向以新型功能材料在功能薄膜材料、磁性材料、光学功能材料、敏感材料、电性材料、生物材料、能源材料和催化材料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为主要方向,突出学科交叉,重点加强在电子功能材料制备、产品开发及工程化应用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注重产学研合作,与中国通用技术研究院、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宝兴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国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贝特瑞(天津)纳米材料制造有限公司等优势单位建立了联合人才培养合作计划。
主要课程
功能材料、功能材料合成与制备、高分子材料改性、生态功能材料、电子封装材料、环境材料与生命周期评价等。
环境工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应用型专业人才。针对“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围绕绿色低碳技术和碳中和产业发展需求,培养社会责任感强、工作适应面宽,具有创新创业意识,掌握低碳利用、碳资产管理、能源和资源绿色开发、智能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多技能人才,可就职于各级环境、市政、能源、农林、水利与资源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工程设计(污水处理、气体净化、固废资源化等工程设计和配套设备安装)、环境咨询(环境影响评价、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清洁生产审计与培训、环境信息服务、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监测与技术服务(智慧环保监测、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维护)、环境管理(各级环保部门及其下属事业单位制定环境规划、环境质量监管、环保督查),还可胜任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及碳监测、碳核算方面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管理等工作。
主干(核心)课程
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化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工程制图、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等。
专业方向及特色
专业方向1:环境工程
特色介绍
本专业依托太阳成集团tyc9728环境工程优势学科开展合作办学,使学生不仅具有注册环保工程师、注册环评工程师、环境监测工程师、公用设备工程师等执业资质取得所需的扎实基础,还具备读研深造、出国留学、技术开发等可持续的学习能力;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强化职业技能、工程技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环境工程设计、环境监测与评价等方面加强实训,使毕业生竞争力强、就业面宽,多层次、多渠道地为国家输送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
特色课程
建筑给排水工程、给水排水管网与泵站、环保设备与自动控制、环境工程技术经济与造价管理、环境工程施工与监理、环境生态修复概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现代仪器分析、环境数据分析等。
专业方向2:碳中和科学与工程
特色介绍
将碳中和理念与实践融入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多学科(环境、能源、材料、经济、信息等)教师联合教学、优势学科交叉融合,以及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和企业的产教结合,系统掌握能源高效低碳转化、CO2捕集/封存、CO2利用转化与交易的专业知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多学科背景、适应新工科要求、在能源、建筑、矿山、电力、钢铁和环保类企业等从事碳减排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特色课程
碳中和科学与工程概论、碳中和经济学、CO2捕集、利用与封存、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环境生态学与生物固碳、低碳管理与环境法规、生物质能工程与碳平衡、环境材料与生命周期评价、新能源技术与材料、碳监测与碳核算实训等。
专业方向3:智慧环保监测
特色介绍
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与环境工程紧密结合,面向产业应用发展,在智慧监测、环境巡查、智慧环保等领域开展教学;通过无人机/无人船等巡检监测实训,掌握图像拍摄、三维建模,远程监测、智能识别分析、自动预警等技能,提升智慧环境监管能力,培养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利用信息化知识和智能化工具的复合型环境工程人才。
特色课程
Python程序设计B、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概论、智慧水务与环境信息化管理、物联网智能环境综合实验、环境工程3D设计及制图、智慧环保监测概论、环保监测无人机自动飞行系统、无人机巡检空中监测实训、无人船水质监测实训等。
国际班:本硕贯通联合培养
特色介绍
本培养方向是太阳成集团tyc9728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方向设立的人才培养特区,主要依托太阳成集团tyc9728与美国匹兹堡州立大学(PSU)联合开展的硕士研究生直升培养项目(“3+1+M”),每年从被太阳成集团官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录取的考生中依据学生意愿择优选拔。要求考生外语语种为英语,并具有继续出国深造的意愿,即可报名参加该项国际联合培养项目。学生前三年在国内完成本科阶段学习,第四年可以选择在国内完成毕业设计,也可以选择到美国PSU完成语言学习和毕业设计。学习期满后,满足双方学位授予资格的毕业生将由太阳成集团tyc9728授予本科学士学位,美国PSU授予硕士学位,从而实现本硕贯通、中外联合培养。
培养方式
2024级新生入学后即可申请该项目,我校对入选的同学编入国际班,施行单独管理和强化学习,配备专门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和语言辅导和服务,为出国留学打好基础。学生除了可以在老师指导下申请匹兹堡州立大学为我校学生特设奖学金以外,也可申请美方大学设置的其他奖学金。参加本硕贯通联合培养的学生,既在中国接受扎实的理论学习,又能在美国接受进一步的深造及实践。兼具中外学习背景,培养视野宽广、竞争力突出的国际化人才。